剛好瞄到現在在吵要不要拿一家中國公司疫苗的事,我不想講政治,就講講我以前投這家股票的故事。
投這家的經驗很失敗,投了有兩年,一買就直接噴50%,一開始還超爽,但後來一直盤跌,最後損平賣。
會注意到是因為這家上海綜合控股集團,號稱要學巴菲特。老闆郭光頭是個白手起家靠房地產的年輕人,跟幾個大學同學把公司弄到上市,開始他的仿波克夏之旅。
上市10多年來,一開始有重押大賺10多倍的案例。郭的二把手也很厲害,我看了很多他的訪談,我覺得把巴菲特的東西講的很到位。
幾年前他們先喊出了第一個口號"學巴菲特靠預收保費來槓桿",所以他們到海外收了很多保險公司,最大的是一家葡萄牙保險龍頭。
過了一兩年喊出"嫁接中國動力",目標是收購海外好產品來中國賣。
最後喊出"為收購企業賦能",目標是改造收購企業。
其實我一開始看好前兩種概念,也確實做的不錯,他們把收購來的保險公司的投資端好好運用,原本可能只是呆呆的買國債,後來懂得買績優股。但後來自己在中國弄的幾家保險公司,效果就不好,因為比不上現有巨頭。
第二種也不錯,中國大媽確實有消費力,但後來他們採雷的頻率變高,海外買到一些假帳爛東西。這時候也因為二把手離開,市場上開始質疑他們的投資能力。
最後一種就是我不認同的,他們後來決定用低價買一些困境業務,想要捲起袖子來改善。
這種路線不是沒有成功的,像他們收購一家歐洲足球隊,很快就調到隊伍不靠明星、靠團隊合作,就踢到不錯的名次,人氣也起來。但很多都改得很辛苦…
我因為他們決定走這種路線很擔心,多次跑去上海和深圳,和總經理講:要不要再考慮一下,巴菲特可是再次強調不要走改造,累屬倫又效果差。
我永遠記得我在會議室上說,我有看到你們的企業培訓公眾號上有推薦巴西3G的書,我覺得這個方法是不錯啦,但是真的很累,而且人家巴西人都把人當狗幹,可以直接引進狼性團隊,把舊員工九成都砍掉,這做法在你收購的那些歐洲企業,應該很難吧。
結果總經理一臉懵逼的仿彿沒聽過這本書,我心想慘了:這人平常沒在看書…
我為了研究他們花了很多力氣,每次去中國玩都想辦法體驗他們的產品,我也煩了他們的發言人很久,他們都說有個台灣來的小夥子超認真,但後來我實在受不了這樣的路線,我決定停止再煩他們了…摸摸鼻子說再見。
這次案例讓我學到:
1.投資很大部分就是投人,特別是投這種控股集團。而人是會變的,仔細觀察他們的心境變化,若發現有失去衝勁,或因成功導致傲慢和貪腐的狀況,立馬閃人
2.炒股厲害的人不要自以為能做實業,不要試圖改造併購的企業,這過程要跟人吵架,甚至被舊員工丟雞蛋,除非你已經打算準備一批精兵部隊,能快速替換,不然還是像巴菲特說的,要收購就是一開始你對這家公司非常滿意。
3.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做事業,很多企業家錢賺太多,就會手癢搞東搞西,搞自以為很屌的產品,但最後結局往往是自high。
要認真的去想社會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,如果這問題還沒人解決,那自己跳下去做沒問題,但如果已經有人做的很好了,就不要為了滿足自我而硬幹,就像傑克威爾許講的,沒法做到第一就不做,特別是現在網路時代,第一吃肉,第二喝湯,後面都洗碗。
4.當時如果投這家是用瘋狗流而非價投,那買了股價衝上去一波,破10日線就砍了啦,還再跟你耗兩年…雖然我過程中也是學到很多,但這種經驗一次就夠了,我還是乖乖當隻四處咬主升段的瘋狗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