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受邀參加一個NFT研究群的論壇,又被問到如何做時間管理。每次演講常被問到這題,來整理一些經驗。
現在心力大部分放在操盤,有五個大類的策略,從最短的當沖到中長線的價投都有,也有穩健的幣套利、海期量化…。sortino ratio愈高的策略,權重愈大。策略還在增加中。
少部分精力兼了五六份事情,都儘量要能夠精進操盤和做新創的能力,如果要卡進一份新事業,就要淘汰或外包原有對未來價值最少的事。
的確軋的有點瘋,所以常常被老婆念,但就盡量晚上或假日撥時間陪家人。
整理幾個經驗:
1.找一群可靠的朋友共事,並營造雙贏的環境
巴菲特一個人怎麼管旗下超過100個CEO呢,很簡單,就是一開始這些夥伴就夠罩。他說夠罩的人根本就不用讓他擔心,講個幾句都會辦得很好,他很多時候煩惱的都是少數幾個出包的。
所以要有識人、並在合作過程中不斷觀察調整的能力,然後制度上盡量保持雙贏。大家都是聰明人,只要有一方佔另一方便宜,這個合作就不會持久,所以要像巴菲特那樣,很注重合作夥伴的舒服程度。
有了可靠的一群人,授權外包就會很順。
2.資訊爆炸的管理
尤其做投資,一堆群組,太多喇賽的大群,強者都不說話,所以我只留含金量高的小群,如果是主動經營的小群,每個成員都是戰將,討論起來就很扎實。有很多小群也不怕會漏掉什麼大事件沒看到。
- 看書、交朋友,這兩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不能少
我每天清晨早起一定要看書,然後逼自己看到什麼重點貼在限動或TG。限動24小時就會消失,這是一個檢驗自己的方式,如果24小時內沒限動,代表自己過去24小時在混。
重點貼出來就有個8千人看到,我覺得對社會很有價值,佛祖說捐知識比捐錢重要,假設一個人看到相當於我捐出100元,8000人看到就相當於我每天捐出80萬,所以每天的學習,不能只有我看到。
交朋友則不限什麼領域,有趣的人都想認識,對跨領域思考或突破自身盲點很有幫助。人脈弱連結也常常是新機會的來源。
- 休閒活動的管理
看劇看電影都喜歡,但現在盡量都等朋友推薦再找來看,這樣幾乎不會看到雷。
要抵抗社群網站(Fb、YouTube )的影片讓人上癮一直看的邪惡機制,方法其實不少,網路上應該有人提供,執行程度就看意志力了。
生活雜事家務事儘量外包,但等孩子長大還是會讓他們練習做。
維持一周兩到三次的重訓,剩下的休閒就陪家人,盡量是高品質的聊天。
很享受偶爾與老朋友們的聚會,分享彼此過去一段時間的成長與轉變。
—-
以上只是如實分享個人做法,但很多牽扯到價值觀,並不一定適用其他人,就選可用之處就好。另外推薦Tim Ferriss的兩本書:
“一週工作四小時:擺脫朝九晚五的窮忙生活,晉身新富族"
“身體調校聖經"
他是個一直想辦法事半功倍的人,他書裡研究怎麼一天只睡兩小時可以睡飽,或一周只要健身一小時就能很壯的方法。(不過我做不來…但適合的技巧本來就因人而異,重點是培養一直動腦找捷徑的思維)
他這個人是錢賺夠了就好,然後盡量把事業都自動化,剩下的時間會去搞很多類似靜坐的怪興趣。這樣挺好的,人生很多元化。
以上分享,希望對各位有幫助,如果有不錯的時間管理方法,也歡迎提供嚕~~
